alternatives_blog2_banner
私人債務需求殷切 昂然跨越信貸周期

環球金融危機的後遺症眾多,其中一個,便是銀行收緊對企業的貸款。經合組織(OPED)最近一份報告顯示,雖然企業和信貸條件已經普遍改善,不過大部份國家的中小企(SME)仍難獲得銀行的新增貸款。

這種趨勢與貸款業務的盈利收窄有關,最終令許多擁有實力的企業,無法從銀行獲得所需資金,並且要遍尋其他融資渠道。此時私人債務市場正好填補了銀行貸款的空缺,同時為投資者創造了潛在回報吸引的新機遇。

歐美活躍亞洲力追

私人債務行業近年迅速發展,截至2018年初,全球約有3,100家機構投資私人債務,較兩年前增加63%。當中仍以北美和歐洲投資者最為活躍,但亞洲投資者正急起直追,規模由2016年只佔整體的6%,增至目前的11%,增長速度驚人1

投資者紛紛湧往私人債務市場,原因很簡單:在加息環境下,這類投資可為資產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,而且與傳統資產的相關性較低,有助分散組合風險,同時能提供具吸引力的風險調整後回報,投資者更可選償債次序較高的資產,從而降低違約相關風險。

投資於私人債務的好處多多,不過與主流資產相比,這類投資的關鍵在於信貸周期,需要審視整體信貸市場的擴張和收縮。投資於美國的私人債務市場,對信貸周期更需要特別留意。

美國經濟正處於後期擴張階段,一般來說,企業違約率會較低,利差亦會收緊,不少投資者由於潛在投資目標減少,再加上不確定性增加,所以傾向持盈保泰,導致市場上充斥著大量未用的「彈藥」。

安聯投資策略:及早投資 等待收成

處身於這個經濟周期的階段,投資者當然要時刻保持謹慎,不過亦不能過於保守。較進取的投資者,目前仍然願意參與市場活動,亦有一些投資於私人債務計劃,希望在信貸進一步收縮時,獲得最大的好處。因為市場的資金到時有可能會減少,當更多企業需要尋求融資時,投資機會便會一一湧現。

私人債務與主流投資不同之處,在於部份企業可能名不經傳,並不像股票和債券市場般具有高透明度,在選擇上,需要具備廣泛網絡的投資團隊。再者,投資於私人債務所涉及的風險,亦有别於其他主流投資,需要更有條理的分析和評估流程,當中包括初步篩選合適資產,對企業的財務和管治特徵進行嚴格的盡職調查,確保企業能為投資者創造長遠價值,並且要同時考慮到投資者的目標,從而平衡資產的風險與回報,建構出一個最佳的投資組合。

1Preqin/Private Equity Wire; ‘Asia-based investors surge into private debt’; 7 March 2018

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
alternatives_landing_blog2_600x360px
另類投資:
94萬億美元的基建大機遇
繼續閱讀
alternatives_landing_artictle%20mini_600x360px
另類投資的黃金時代
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