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lti_asset_blog2_banner
靈活拼湊 多元資產組合理想拼圖

中國和印度早已成為兩大耀眼經濟強國,但在整個亞洲版圖之中,中印也只是其中兩大塊併圖而已,東南亞同樣有多股新勢力快速冒起,可以預期,亞洲將是未來數年全球經濟增長的原動力。隨著網購時代的來臨,大大提振了區內國家的內需消費,亞洲新興國家在陰晴不定的環球經濟大氣候下,表現仍能傲視同儕,預計未來數年可錄得6%以上的經濟增長。

亞洲經濟持續蓬勃發展,區內企業的根基穩健,而且股票估值處於健康水平,為該區股市的強大推動力。在2000年12月至2018年5月間,MSCI亞洲(日本除外)指數的淨年化回報率達9.72%,跑贏環球股市3個百分點之多,可見股票表現有往績支持。

投資者可能會問,升市會否持續下去呢?過去的新興市場牛市,平均歷時約5年半,而今次牛市的起點始於2016年1月,如今才投身相關的資產領域,其實為時未晚。

單靠股票孤掌難鳴

話雖如此,一個多元的投資組合,單靠股票是孤掌難鳴,而高收益債券漸已成為不少組合中,用以增加收益的重要一環。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,高收益債券1的基本因素已顯著改善,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日益強勁,降低了債務違約風險,情況在亞洲更加明顯,區內高收益債券的違約率是全球最低。市場對投資收益的熱切追求,加上新興市場和亞洲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殷切,兩者互為因果,推動亞洲債券規模日益壯大,發行量更創下紀錄新高。

事實亦證明,亞洲高收益債券是理想的收益來源,能為投資組合帶來增長亮點。單單是2017年,以美元計價的亞洲高收益債券,平均收益率便接近7厘2,高於同期美元計價的亞洲投資級債券和當地貨幣債券的回報約為4厘。縱使收益差最近稍為收窄,然而企業的營運狀況持續改善,有助延長高收益債券的良好勢頭。

長久以來,無論面對次按危機,抑或是美國宣布退市所引發的新興市場動盪,亞洲高收益債券在風風雨雨下表現始終如一,長期回報吸引之餘波幅亦低。如今市場流動性抽緊,各國央行正密謀加快收緊貨幣政策,中美兩國的貿易戰又正在升溫,在波幅回歸市場下,投資者難免會憂慮高收益債券的前景。不過,環球經濟基礎穩健,預期2018年的違約率將會維持在相對偏低水平,為投資市場派下定心丸。

當然,要實踐多元收益的投資理念,不能單從資產類別的角度出發,亦要從收益角度分散風險,就如股票投資不能只著眼於資本增值,股息回報同樣重要。1990年代至今,股息收入對亞洲股票的總回報貢獻良多,而且派息股票正不斷增加,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派息股數目,由2005年底的297隻,激增五倍至2017年9月的1,525隻,佔亞洲(日本除外)市場近九成之多3

安聯投資部署:廣闊光譜下尋寶 抓緊亞洲經濟動力

雖然亞洲債券和股票的投資潛力無垠,但區內投資亦非簡單任務,面對企業複雜的股權結構、公司管治風格、滙兌風險和政策因素,統統左右投資配置上的考量。即使能提高潛在回報的高收益債券,亦非無風無險的投資產品,在投資上需要主動性的靈活調配,才能避免投資組合遍離原有的目標。

要達致最終的投資目標,一個區域性的專家團隊必不可少。透過分析行業以內和企業內部的增長誘因和風險因素,在廣闊的資產光譜下,篩選出最合適的產品,建構一個多元資產投資組合,才能有效利用亞洲經濟的增長動力來降低風險,提高潛在收益和資本增長,無懼外圍市況的高低跌宕。

投資者如不想錯失投資良機,便需要全面探索廣闊的亞洲資產領域,從多元配置的角度出發,拼湊出最理想的資產拼圖,從而提升投資組合的多元性,同時達致降低風險和提高潛在回報的長遠目標。

1投資於高收益(非投資級別與未獲評級)投資通常須承擔較高的波幅、較大的本金及利息虧損風險、較高的信貸能力和評級下調風險、違約風險、利率風險、一般市場風險及流通性風險(例如資產無法出售或只能以遠低於買入價的價格出售)。

2 Bloomberg, J.P. Morgan "J.P. Morgan Asia Credit Index", AllianzGI; as at 31 Dec 2017

3 Bloomberg, AllianzGI; as at 30 Sep 2017

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
multi_asset_landing_blog1_600x360px
多元資產 點止股債咁簡單
繼續閱讀
multi_asset_landing_artictle%20mini_600x360px
投資心理學:多元投資成引路明燈
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