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和印度早已成為兩大耀眼經濟強國,但在整個亞洲版圖之中,中印也只是其中兩大塊併圖而已,東南亞同樣有多股新勢力快速冒起,可以預期,亞洲將是未來數年全球經濟增長的原動力。隨著網購時代的來臨,大大提振了區內國家的內需消費,亞洲新興國家在陰晴不定的環球經濟大氣候下,表現仍能傲視同儕,預計未來數年可錄得6%以上的經濟增長。
亞洲經濟持續蓬勃發展,區內企業的根基穩健,而且股票估值處於健康水平,為該區股市的強大推動力。在2000年12月至2018年5月間,MSCI亞洲(日本除外)指數的淨年化回報率達9.72%,跑贏環球股市3個百分點之多,可見股票表現有往績支持。
投資者可能會問,升市會否持續下去呢?過去的新興市場牛市,平均歷時約5年半,而今次牛市的起點始於2016年1月,如今才投身相關的資產領域,其實為時未晚。
話雖如此,一個多元的投資組合,單靠股票是孤掌難鳴,而高收益債券漸已成為不少組合中,用以增加收益的重要一環。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,高收益債券1的基本因素已顯著改善,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日益強勁,降低了債務違約風險,情況在亞洲更加明顯,區內高收益債券的違約率是全球最低。市場對投資收益的熱切追求,加上新興市場和亞洲企業對資金的需求殷切,兩者互為因果,推動亞洲債券規模日益壯大,發行量更創下紀錄新高。